想养好健康蛋禽,是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的,通过一治二补三调来确保蛋禽健康,只要蛋禽健康,那蛋也就是健康蛋了,增产多丰收,帮咱们多赚钱,就是这么简单!
近年来,随着食品安全的加强,像各地对鸡蛋中抗生素残留检测力度增多和执法力度增强,蛋鸡养殖中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、魏氏梭菌等,各种细菌造成的肠炎、输卵管炎等增多,养殖人面临不清楚该如何用药的尴尬境地。
一、为什么蛋禽容易发生“输卵管炎”呢?
这是由蛋禽的生理结构特点和蛋形成过程决定的:
(1)禽只有一个发达的泄殖腔,成年鸡的泄殖腔,宽2.5cm,背腹径2.0cm,前后长2.5cm,禽泄殖腔是消化道、尿道和生殖道的公共出口,细菌经常由泄殖腔逆行到输卵管而感染发病。
(2)禽类生殖最大的特点是卵生,从卵形成、到产蛋和受精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,同时营养丰富的卵黄,又成为各种病原菌,生长繁殖很好的培养基(如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等),因此蛋禽容易发生输卵管炎症。
(1)导致蛋禽死淘率增加,产蛋下降,无产蛋高峰等。
(2)输卵管前端发炎导致产蛋率下降,后端发炎影响蛋壳质量。
(3)导致薄壳蛋、砂皮蛋、血斑蛋、白壳蛋、斑点蛋和畸形蛋异常增多。
(4)影响受精过程导致受精率下降,孵化率降低,弱雏增多。
(5)污染蛋壳内部,增加沙门氏菌、支原体等垂直传播疾病的风险。
(6)造成生殖系统严重损伤,持续性影响产蛋性能,甚至导致蛋禽大量死亡。
无产蛋高峰,白壳蛋、斑点蛋、砂壳蛋、薄壳蛋、软皮蛋、血斑蛋、畸形蛋等异常增多。病禽要么沉郁减食,要么疼痛不安,输卵管内常常排出黄色或白色的脓样分泌物,污染肛周羽毛,甚至导致肛门坏死,产蛋困难。严重病例发热呆立,疼痛不安,羽毛蓬乱,趴卧翅垂,腹部着地或昏睡,当炎症蔓延到腹腔时,就会导致卵泡破裂,形成腹膜炎或卵巢炎等。
咨询热线
400-800-4506